10月18日上午9時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210分鐘,32385字,構成了“十九大報告”全文。
通過清博指數的詞頻統計工具,我們對超三萬字的十九大報告全文進行了統計。
多個熱門概念被提及,未來將進一步加快建設
分詞性來看,動詞中,發展、建設、堅持、實現、推進、加強等均為高頻詞。其中“發展”出現了231次,“建設”一詞出現了160次。
圖表 十九大報告全文高頻詞統計(動詞)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那么到底要發展建設什么呢?
在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上,報告提出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型國家、雄安新區、海洋強國、自由貿易港、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育強國、國際傳播能力、學習型社會、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社會治理制度、現代邊?辗、粵港澳大灣區、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其中“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體育強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新型智庫”等熱門概念均被提及。
新時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
圖表 十九大報告全文高頻詞統計(形容詞)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形容詞中,“全”、“強”、“新”等關鍵詞頻出。
其中“新”字出現了172次,引人矚目的“新時代”出現36次,“創新”59次,其余還包括新格局、新發展、新征程、新局面等。
面對快速轉變的國內外環境,十九大提出了了四項新概念:
一是新時代。
《報告》中提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對于這個新時代,報告的定義是“五個時代”:
一、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
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三、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
四、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
五、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這五個定義,回答是這樣的五個問題:
我們要走什么樣的道路?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我們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我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我們要做出什么樣的貢獻?
二是新思想。
《報告》中提出:“十八大以來,我國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判斷是,這是“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一個系統的回答,針對的則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問題。
三是新矛盾。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1981年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說法,認為這個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從形成這個判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6年。期間,中國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變革,而新的社會矛盾也逐漸凸顯出來。
四是新目標。
“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報告》讓這一目標變得更加深刻。我們要建成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顯示出強大的決心和信心。報告提出,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心系人民,共建美好社會
另外,社會、人民、中國、國家、制度等名詞也高頻出現。從“十八大”到“十九大”,這些關鍵詞始終是會議的主題。
圖表 十九大報告全文高頻詞統計(名詞)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 十九大與十八大報告全文高頻名詞對比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為期七天的“十九大”還在火熱進行中,這幾天里,多項關系民生、關系社會、關系國家發展的議題將陸續被提及。
未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