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一、影視產業2020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影視市場近年來發展如火如荼,精品內容不斷涌現、政策扶持力度大,而且市場需求出現井噴式增長,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后,影視市場將進入穩健發展狀態。影視市場包括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動畫等,其中電影和
電視劇在影視市場的占比最大,在70%左右。2015年我國影視市場規模約為1650億元,中投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中國影視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年復合增速為25%左右。
電影產業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3200億元左右,復合增速約為27%
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同比增長46%。當前電影市場較為繁榮,發展環境良好,未來五年電影市場將呈穩健發展之勢,到2020年,其市場規模將達3200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速約為27%。
圖表2016-2020年電影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電影市場進入持續繁榮的長周期景氣階段
隨著中等以上質量影片票房規;,賺錢效應持續吸引優質主創資源、資本力量進入產業,帶來優秀內容供給的繁榮。國產優秀影片層出不窮掀起電影市場票房高潮。
★
1.2015年7月單月票房達54.9億,刷新國內單月票房最高紀錄;其中《捉妖記》、《煎餅俠》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三部國產片成為吸金主力,總票房高達33.65億元。
2.2016年《美人魚》票房創造歷史記錄,票房高達33.9億元,比去年的年度票房冠軍《捉妖記》高出10億元左右,《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云3》等國產電影票房也輕松破10億。
我國新人導演迅速崛起,電影市場進入優秀內容供給持續繁榮的長周期景氣階段。國內躋身10億俱樂部的6位導演以新人導演為主。電影公司加大新人扶持力度,華語電影對新人培養的機制也愈發完善,如FIRST青年電影展就推出青年電影人訓練營,華語影展均設有新人導演獎項。在優秀主創、新人力量不斷涌現的情況下,電影市場的發展將具有可持續性。
2015年影院建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新增影院1200余家,新增銀幕8035塊,日均增長超過22塊銀幕。目前,全國影院總數超過6000家,銀幕總數已達31627塊,與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只差約7000塊,全國共有縣級影院3241家,縣級影院銀幕12777塊。影院和銀幕數量的大幅增加,為人們觀影提供了方便,有利于促進票房的提高。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近年我國電影的利好政策不斷涌現,對電影市場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尤其是2015年出臺的《電影促進法(草案)》,若其順利落地實施,將推動電影行業由行政法規監管轉向專門法監管。
其三大看點是:
其一,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企業從事電影攝制等活動,監管放松具有彈性,激發行業內容創作和活力;
其二,政策福利釋放,財稅、金融、用地、融資信貸支持等扶持措施激勵社會資本進入;
其三,強化監督,規范市場。
觀影人次快速增長消費需求增加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消費者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我國人均電影消費支出正處于上升區間。電影票房高速增長的背后是觀影人次的快速增長,2014年,我國觀影人次與北美距離已縮小至不到1億人次,不到10%的差距,低于票房差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均觀影人次方面,我國仍然不到人均1次,遠遠低于北美的3.9次,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電視劇產業2020年市場規;蜻_360億元
2015年中國電視劇市場規模達到156億元左右,在國家鼓勵國產電視劇精品化、限制進口電視劇政策、以及消費者觀劇方式從電視端向網絡端快速轉變的背景下,我國電視劇市場規模穩步提升。到2020年,我國電視劇市場規;蜻_360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在18%左右。
圖表2016-2020年電視劇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15年全年全國共計生產完成并獲得發行許可的劇目共計394部,較2014年的429部有一定下滑。國產電視劇長期存在供過于求的問題,近年電視劇產量逐年下降,未來幾年這一趨勢將會延續,一方面當前市場已經更加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另一方面,隨著新媒體的興起,一些投資者已經將精力放于網絡劇。
二、移動游戲行業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00億人民幣
隨著中國智能手機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全新標桿性產品的誕生,以及端游巨頭的強勢進入,2014年移動游戲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了網頁游戲的市場規模。
預計未來三年,伴隨著移動游戲整體品質的提升,3G/4G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以及資本市場進一步提供支持,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
圖表移動游戲產業鏈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15年移動游戲用戶接近6億,預計2017年移動游戲用戶將超7億人
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培養了大量基礎用戶規模,移動游戲產品的豐富、類型的多樣化,也促進了由移動終端用戶向移動游戲玩家的轉化。隨著中重度游戲開始大規模推向市場,移動游戲從傳統PC端游戲領域爭奪用戶的趨勢愈加明顯,這將進一步支撐移動游戲玩家規模的增長,預計2017年移動游戲用戶將超7億人。
移動游戲成為網游市場主要增長動力
2015年移動游戲份額增長至39.2%,端游份額跌落50%以下,移動游戲成為推動網絡游戲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整個市場會在2016年出現拐點,移動市場份額將首次超過端游,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移動游戲硬件廠商和運營商嶄露頭角
中國移動游戲各渠道占比中,Android依舊獨占鰲頭,接近iOS渠道流水的兩倍。其中,硬件廠商和運營商的占比逐漸擴大。相比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等第三方應用商店,手機廠商的優勢在于可以在自家硬件上預裝應用商店,手機出貨量保障了用戶來源,極大的降低了營銷成本。同樣的,運營商們也可以通過合約機、定制機等方式,將線下流量轉化為線上流量。
移動游戲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00億人民幣
移動游戲市場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國游戲產業開始貢獻規;杖,成為推動中國
移動互聯網繁榮、資本市場活躍的主要力量。中投產業研究院預測,2016年移動游戲市場將實現640億的市場規模,2018年或將達到700億人民幣。
圖表2016—2018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三、動漫產業2020年
動漫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2100億
中國
動漫產業化進程剛剛開啟,目前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從產業生命周期理論的角度來看,中國動漫目前正處于幼稚期向發展期轉變的過渡階段,行業具有“產品設計尚未成熟、平均利潤率較低、市場增長率較高、需求增長較快”等多個特點。
進入21世紀后,國家加強了對國產動漫行業的扶持力度,加上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我國動漫產業產值突飛猛進,2015年我國動漫產業產值已經突破1100億元,過去六年以16%左右的復合增速增長。
圖表2010-2015年中國動漫產業年產值(單位:億元)及其增速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過去幾年中國動漫產業雖取得了快速發展,但與日本、美國、韓國等動漫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對比日本,日漫在日本GDP中的占比大約為0.31%,如果按照這一比例算,中國動漫產業潛在市場規模有望超出2000億元,還有1000億的成長空間。
90后和00后大多數為動漫覆蓋群體。1980-1990出生人口的數量約為2.2億人,而1990-2010的出生人口達到了3.3億人。隨著動漫內容進一步豐富多樣,動漫所覆蓋的群體范圍將會進一步擴大,未來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增長。
傳統國漫受到電視渠道限制,可播放的時間、空間有限,近幾年互聯網渠道不斷興起,騰訊、有妖氣、b站等
新媒體憑借觀看時間、空間無限、獲取成本低等優勢,逐漸發展成為國漫的新出口。此外,國家不斷加強
文化產品版權保護,動漫IP的價值空間迅速擴大。
代際變遷使國內動漫需求端結構發生了改變,供給側的針對性調整和產業鏈完善使動漫產業的循環逐漸恢復良性,與此同時,VC、PE等投資資本也開始青睞于動漫行業,最近幾年,動漫產業投融資形式更為多樣、產業資本并購也逐漸活躍。
在政策、技術、資本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未來幾年,我國動漫產業化、市場化進程將加速前進。中投產業研究院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動漫產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速將維持在13%左右,2020年動漫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100億元。
圖表2016-2020年中國
動漫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四、直播平臺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570億
2015年國內在線直播平臺數量已經接近200家,平臺用戶數量達到2億人,市場規模超過90億元。直播平臺互動性強、受眾較廣,而且內容的創新性、質量水平不斷提高,未來市場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1
剛性消費需求
直播平臺具有強社交性,在宅
文化較為流行的當下,能夠對用戶產生較大吸引力。好奇八卦是人類心理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剛需點,每個人都想了解別人真實的生活,而直播能夠較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這種好奇心理,大部分直播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沒有修飾沒有編輯過。此外,進入互聯網時代,交往情景發生很大改變,年輕人更喜歡借助社交媒體交流,在社交媒體上,他們可以隨時退出、隨時進入,拘束較小。
2
資本推動
目前已知的116個直播APP已有108個獲得融資,知名直播平臺的融資2014年約7.9億元左右,而2015年增長到了23.7億元,增長率在300%左右。
2016年上半年,“直播”壓倒性占據了創投圈第一熱詞的位置。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社交、電商、視頻APP等都開始做起了直播。創業者們蜂擁、傳統行業進軍、VC撒網、王思聰、周杰倫、馬化騰、雷軍等也紛紛入局,這有利于直播平臺規模的迅速擴大。
3
內容豐富化
近年直播平臺的內容逐漸豐富化、多樣化。直播主體從過去的職業美女主播、職業電競主播切換到素人直播、演唱會直播等,美食、購物、化妝等內容也被越來越多的直播平臺收入囊中。直播內容的豐富化最終帶來了直播觀眾群的豐富化,大量主流社會群體都被移動直播吸引,這使得移動直播產業得以逐漸向主流
文化靠攏。
4
明星效應
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直播發于秀場、興于網紅、盛于明星”,明星對直播平臺影響力的提升的確有重要幫助。當前已有越來越多明星與直播平臺進行合作,明星效應將推動直播平臺快速發展。
今年4月7日,人氣女神劉濤入駐“映客“直播,粉絲同時在線人數破17萬,總收看人數高達71萬;
4月16日當紅明星李晨在“咸蛋家”與粉絲互動,不到一小時,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突破了170萬;
4月23日,吳綺莉攜“小龍女”在網絡直播平臺—“易直播”上與粉絲見面,同時在線觀看人數達25萬。
在消費需求旺盛、大量資本涌入、內容品質不斷提升、明星效應增強的情況下,直播平臺發展空間巨大。直播平臺在娛樂
文化產業中的地位今后將出現大幅提高,會成為
文化娛樂產品、服務的重要輸出渠道。
2020年直播平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70億
當前直播平臺市場已經進入爆發期,中投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直播平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70億,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5%。
圖表2016-2020直播平臺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