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升級,國內紡織品及服裝行業產業鏈加速向東南亞轉移。在此背景下,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以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業內多數企業也順勢而為,逐步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
近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紡織企業彩蝶實業將于10月20日(本周四)正式上會,沖刺滬主板。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2900萬新股,募集5.83億元用于“年產62000噸高檔功能性綠色環保紡織面料技改搬遷項目”。
量價齊跌下營收逐年下滑
據悉,彩蝶實業主營滌綸面料、無縫成衣和滌綸長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染整受托加工業務,2018~2021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9.13億元、8.65億元、6.24億元和3.80億元,整體上呈現出逐年下降的態勢,且同比增速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具體到產品中,機會寶發現,2018~2020年,彩蝶實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滌綸面料以及另一主營產品滌綸長絲的收入金額都在逐年下降,另外,染整受托加工服務貢獻的收入金額在2020年度也有所降低。值得一提的是,據招股書數據,不論是滌綸面料還是無縫成衣亦或是滌綸長絲,彩蝶實業在細分市場上的占有率均不足0.2%。
圖片
更進一步,從量、價的角度上看,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滌綸面料的平均售價分別為2.23萬元/噸、2.19萬元/噸、2.03萬元/噸和1.99萬元/噸,逐年下降;銷量分別為1.46萬噸、1.41萬噸、1.37萬噸和0.76萬噸,整體上也在不斷下滑。
滌綸長絲也是如此。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滌綸長絲的平均單價分別為10706.41元/噸、9218.62元/噸、7904.76元/噸和9623.48元/噸,銷量分別為3.30萬噸、3.28萬噸、1.08萬噸和6593.53萬噸,除了在去年上半年有所好轉外其余年度內都在不斷下降。
對此,彩蝶實業歸因于原材料、產品市場價格的持續下降以及新冠疫情、客戶需求變化等。以滌綸面料為例,彩蝶實業表示,“2019年,滌綸面料主要客戶THUAN PHUONG EMBROIDERIES GARMENTS COMPANY LIMITED根據其自身需求變化,減少了對公司滌綸面料的采購(2018年為4365.56萬元,2019年降至2109.91萬元);同時,受滌綸面料主要原材料價格下降、產品結構變化等原因影響,產品平均售價較2018年下降1.83%”。
值得一提的是,機會寶發現,在2021上半年,THUAN PHUONG EMBROIDERIES GARMENTS COMPANY LIMITED對公司滌綸面料的采購金額進一步降至695.46萬元,占比也僅1.83%。不僅如此,無縫成衣和染整受托加工服務的平均售價在報告期內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圖片
營收規模的下滑自然也對凈利潤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過,由于彩蝶實業在原材料價格底部時大量囤貨,其滌綸面料等相關產品的平均成本降幅遠低于平均售價,公司近幾年的毛利率和凈利潤表現也都優于營收。
招股書顯示,2018~2021上半年,彩蝶實業的歸母凈利潤規模分別為0.80億元、0.76 億元、0.93億元和0.60億元,2019及2020年分別同比增長-4.99%和23.17%;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7.92%、20.03%、28.27%和30.70%,逐年遞增。
營運、償債能力亟待提升
除了不斷下滑的營收之外,和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彩蝶實業的營運和償債能力也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
營運能力方面,招股書顯示,2018~2021上半年,彩蝶實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16.79次/年、15.56次/年、10.88次/年和10.13次/年;存貨周轉率分別為7.91 次/年、6.72 次/年、3.36 次/年和 3.43次/年,整體均逐年降低且低于同期可比公司均值。
分開來看,在應收賬款表現上,報告期各期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6740.98萬元、4975.62萬元、7136.05萬元和8669.78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收的7.38%、5.75%、11.43%和11.41%,2019年后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
這與公司業務結構的調整有關。招股書顯示,2020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2019年末大幅增加,主要系新冠肺炎疫情過后,公司無縫成衣、滌綸面料等產品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大幅增加引起的。“公司無縫成衣、滌綸面料等產品主要采取賒銷方式進行銷售,而公司滌綸長絲業務主要采取先款后貨或款貨兩訖的銷售方式,隨著滌綸長絲業務的大幅縮減,2020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業收入比例相應大幅提高。”彩蝶實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彩蝶實業而言,縮減滌綸長絲業務已經成了公司應對原材料波動風險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這也意味著,若日后滌綸長絲業務規模的進一步縮減,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或將進一步降低。
至于存貨周轉率,從計算公式來看,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賬面價值,對于彩蝶實業而言,報告期內,營業成本隨著營收的下降而不斷降低(報告期內分別為7.49億元、6.92億元、4.48億元和2.63億元),在此前提下,公司的平均存貨賬面價值整體還在逐年遞增,這更加速了存貨周轉率的遞減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機會寶發現,在彩蝶實業的存貨構成中,庫存商品(即產成品)的占比還相對較高,報告期內分別為63.74%、64.44%、46.45%和64.70%。
而在償債能力方面,受融資渠道限制等的因素影響,報告期各期末,彩蝶實業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11、1.29、1.27和1.15,速動比率分別為0.62、0.76、0.72和0.71,2019年后整體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且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實控人、大股東曾拆出資金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彩蝶實業還曾存在關聯方資金拆借、個人卡代收代付、接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等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
具體來看,招股書顯示,2018年初,彩蝶實業實控人施建明以及第三大股東聞娟英曾先后在公司拆出資金,所涉金額合計246.29萬元,且未償付利息;此外,公司還曾在2018及2019年初利用員工(實際控制人親屬)的個人卡進行與公司業務相關的資金收付,所涉金額合計1025.33萬元。
至于接受虛開發票事件,招股書顯示,2021年3月2日,國家稅務總局常州市稅務局稽查局下發《已證實虛開通知單》,證實常州泰嘉物流有限公司2018年3月13日給彩蝶實業開具的4張增值稅專用發票為虛開的發票,涉案發票金額合計29.47萬元,其中稅金2.92萬元。2021年3月,公司就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補繳稅款及滯納金合計4.31萬元。
另外,在2017年9月至11月,彩蝶實業還接受了一張由深圳市橋科運輸有限公司虛開的運輸費增值稅普通發票,所涉發票金額為7860元,其中稅金228.93元。2020年11月,在稅務機關證實該張發票為虛開發票后,公司補繳了企業所得稅及滯納金合計1520.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