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財周觀點
2022年9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200輛,同比分別增長18.1%和16.8%,1-9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4萬輛和0.2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0.7%和130.7%,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延續高增長趨勢。在全年銷量高增和各地政策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國內燃料電池汽車交付、投運亦迎來密集期,2022年Q3共計1346輛燃料電池汽車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輛。整車作為現階段氫能應用中較為成熟的領域,其產業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建議關注燃料電池產業鏈布局完善、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市場一周表現
本周氫能源指數上漲5.32%,上證指數上漲1.57%,滬深300指數上漲0.99%。個股方面,氫能行業周漲幅前三的公司為:皖儀科技(688600.SH,42.10%),水發燃氣(603318.SH,32.14%),同飛股份(300990.SZ,27.20%);周跌幅前三的公司為:華特氣體(688268.SH,-17.54%),金博股份(688598.SH,-10.57%),航錦科技(000818.SZ,8.20%)。
行業動態
2022年10月1日,為了大力推進交通綠色低碳發展,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兩江公交公司的6輛氫燃料974路公交車正式投入運營。此次投入運營的氫燃料公交車為全新一代智能網聯燃料電池低地板公交車,該車車身長10.5米,具有無污染、低噪聲、高效率、高續航等特點。同時擁有多項先進技術及便民設計,包括駕駛員行為監測、無障礙設施等。(北極星氫能網)
10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委托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清算中心開展了2018-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和2020-2022年度補助資金預撥測算工作。2018-2020年間,共有10家車企就2317輛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推廣應用補貼申報,其中2317輛全部通過了專家審核,補助金額合計102410萬元,平均每輛補貼金額為44.20萬元。(北極星氫能網)
10月9日,深圳首個國際氫能產業園在鹽田區正式揭牌。國際氫能產園區將分兩期建設,一期總用地約9569平方米,擬打造為鹽田區國際科技零碳城的核心區和啟動區;二期總用地6284平方米,擬建設復合能源站。(北極星氫能網)
10月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其中氫能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氫能技術標準。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標準化管理,加快完善氫能標準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開展氫制備、氫儲存、氫輸運、氫加注、氫能多元化應用等技術標準研制,支撐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北極星氫能網)
10月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其中氫能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氫能技術標準。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標準化管理,加快完善氫能標準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開展氫制備、氫儲存、氫輸運、氫加注、氫能多元化應用等技術標準研制,支撐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北極星氫能網)
10月10日,唐山市政府發布唐山市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22-2035年),其中氫能方面指出:探索培育“海上風電+氫儲能”一體化開發應用新模式,在風電消納、電網調峰等方面形成示范。積極培育儲能、氫能、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綜合智慧能源等新業態,加快構建完善風電及相關產業體系。(北極星氫能網)
10月11日,中汽協會發布2022年9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2022年9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200輛,同比分別增長18.1%和16.8%。1-9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4萬輛和0.2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0.7%和130.7%。(中汽協)
10月1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發布《遼寧省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強省建設實施方案》,其中氫能方面指出:著眼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業、區域能源交易中心、氫能儲能技術、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比較優勢與發展潛力,推動清潔能源市場化、規;l展壯大。到2025年,風電光伏、儲能、氫能、輸變電、空氣壓縮機、燃氣輪機、綠色交通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全力支持風電、光伏、核電、儲能、氫能等裝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探索風光氫綜合能源智慧港建設。(北極星氫能網)
近日,全球最大煤制氫PSA裝置在陜西榆林清水工業園的一次開車成功。工程配套的特大型PSA制氫裝置,是整個流程中的重要環節,由中國中化旗下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提供專有技術、全套設計及關鍵設備,原料氣總處理能力達57萬Nm/h,產氫總能力為48萬Nm/h,建成后將是迄今全球最大的煤制氫PSA裝置。該項目采用了“大型化變壓吸附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技術,與采用國外技術的同類裝置相比,氫氣回收率提高約3%,每小時增產氫氣約1.6萬方,按年操作時間8000小時計算,每年將增產氫氣1.28億方、減少煤炭消耗約8.9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萬噸。(北極星氫能網)
公司動態
德龍匯能(000593.SZ)10月10日,德龍匯能集團與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于德龍匯能總部所在地成都市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氫能產業鏈綜合開發應用開展深度合作,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德龍匯能總裁呂濤、西南院副院長王鍵等相關領導出席并見證簽約。(iFinD)
明陽智能(601615.SH):10月13日,全球最大單體堿性水電解制氫裝備在廣東成功下線。全新下線的堿性水電解制氫裝備單體產氫量為1500-2500Nm3/h,單體產氫能力全球最大,由明陽智能自主獨立設計并生產制造,具備10%-110%寬頻調諧制氫能力,在消納可再生能源波動性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該裝備可實現一鍵式操作,無人值守。與同等級設備相比,電解槽長度縮小50%,產氫能損更低;在大規模制氫項目的應用中,單位產能設備投資可以減少30%,為平價綠氫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裝備技術基礎。(北極星氫能網)
雄韜股份(002733.SZ):河南省第六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鄭州分會場成功舉辦,鄭州市第六期“三個一批”共確定簽約項目46個,總投資額841.7億元,涵蓋先進制造、戰略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等多個領域,其中包含深圳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氫燃料電池全國總部項目(投資規模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