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fzsjb"><strike id="fzsjb"></strike></table>
    <td id="fzsjb"></td>
  • 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牌照重新開閘 消費金融行業“頭部效應”凸顯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2-10-21 08:34中投網 A-A+

       謀劃三年多的建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消金公司”)近期獲批籌建,這是繼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之后的第三家大行系消費金融公司。

      業內人士表示,建信消金公司獲批籌建,意味著消費金融公司設立重新開閘,對行業發展具有正面作用。未來,消費金融公司之間的競爭,將更多體現為綜合能力的競爭,頭部效應也會更加明顯。

      牌照重新開閘

      建行近日發布公告稱,獲批籌建建信消金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72億元,將作為建設銀行所屬一級控股子公司管理。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國內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注冊資本在50億元以上的僅有招聯消費金融、螞蟻消費金融和平安消費金融。如果建信消金公司以72億元注冊資本獲批開業,將進入國內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前三。

      建行2022年中報披露,截至6月末,該行信用卡貸款9103.1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0.89億元,增幅1.57%;個人消費貸款2557.6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27.84億元,增幅9.78%,其中個人快貸余額2068.98億元。上半年,建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達到1.52億張,凈增發卡438萬張,累計客戶1.07億戶,凈增客戶233萬戶;上半年消費交易額1.44萬億元?梢钥闯,建行在貸款余額、凈增發卡量、凈增客戶等方面具備同業競爭優勢。

      對于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建行表示,此次投資是本行為促進和支持消費增長、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所推出的重要舉措。圍繞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和新興消費業態,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踐行普惠金融理念,進一步深耕消費金融領域,為集團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事實上,2021年以來,一直未有新設消費金融公司獲批。截至2021年底,我國消費金融公司數量為30家,其中具有國有大行背景的分別是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消費金融、郵儲銀行旗下的中郵消費金融。包括建行在內,目前已有三家國有大行將消費金融牌照納入囊中。

      “建行可以利用其海量用戶和生態,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等優勢,進一步豐富消費金融業務范圍和生態。”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

      多家銀行排隊候場

      銀行發力零售業務,消費金融牌照是重要“敲門磚”。記者注意到,更多中小銀行正在排隊等候牌照。今年5月,蘭州銀行在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表達了申請消費金融牌照的意向;福建海峽銀行于近期通過董事會決議,計劃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湖州銀行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擬申請發起設立以綠色金融為特色的消費金融公司;江陰銀行此前也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全票通過擬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議案。而富滇銀行、上海農商行、蘇農銀行、吳江銀行等多家銀行也計劃籌建消費金融公司。

      “消費金融公司是專業從事消費金融業務的正規金融機構,是消費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對中小銀行而言,消費金融公司是一張全國性金融牌照,可以助其拓寬經營區域限制;對大型銀行而言,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更普惠,可與現有的信用卡、消費貸款等形成互補。”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他同時表示,從行業看,部分銀行設立的持牌消金機構,發展情況不盡如人意。若不引入市場化機制并選擇合適的業務發展模式,消金牌照可能成為銀行的“雞肋”。

      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說,建信消金公司獲批籌建,會加劇消費金融行業競爭,隨著大行紛紛“下海”,消費金融行業地位在提升,也預示著會越發正規化發展,對整體行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頭尾差距日益拉大

      目前,我國消費金融行業正駛入快車道。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1年底,消費金融公司貸款余額突破7000億元,達到7106億元,同比增長44.2%;資產總額達到7530億元,同比增長43.5%。

      從機構營收維度看,今年上半年,消費金融公司營收普遍實現增長,不過行業“馬太效應”也在加劇,頭部機構與尾部機構業績差距日益拉大。

      中報數據顯示,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公司的營收占據“半壁江山”,分別是84.16億元、57.01億元、47.64億元、29.43億元、31.4億元。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未來,消費金融公司會在獲客能力、場景建設、生態打造等重點領域持續探索嘗試,將消費金融業務與股東銀行零售業務充分融合,形成強有力的協同作用,共同提升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水平及能力。

      于百程分析,消費金融公司之間的競爭,更多體現為綜合能力的競爭,未來頭部效應會更加明顯。除了技術層面之外,包括資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資產端的客群質量和收益水平,風險控制能力,合規經營能力等,都是消費金融公司保持業績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相關報告
    大健康投資前景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动漫酷刑折磨图片中文HD完整版在线观看
    <table id="fzsjb"><strike id="fzsjb"></strike></table>
    <td id="fzsjb"></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