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智慧工地基本概述
1.1 智慧工地定義與發展
1.1.1 智慧工地基本定義
1.1.2 智慧工地應用價值
1.1.3 智慧工地解決方案
1.1.4 智慧工地與傳統工地的對比
1.2 智慧工地建設原則分析
1.2.1 智慧工地建設必要性
1.2.2 智慧工地建設意義
1.2.3 智慧工地建設目標
1.2.4 智慧工地建設方法
1.2.5 智慧工地建設策略
1.3 智慧工地系統定義與發展
1.3.1 智慧工地系統基本概念
1.3.2 智慧工地系統主要特點
1.3.3 智慧工地系統應用優勢
1.3.4 智慧工地系統實施目標
1.3.5 智慧工地系統實施作用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國智慧工地發展環境分析
2.1 經濟環境
2.1.1 國內宏觀經濟概況
2.1.2 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1.3 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
2.1.4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情況
2.1.5 宏觀經濟發展展望
2.2 政策環境
2.2.1 智慧工地國家政策
2.2.2 智慧工地地方政策
2.2.3 智慧工地地方標準
2.2.4 BIM技術相關政策
2.2.5 BIM技術相關標準
2.3 社會環境
2.3.1 勞動人口數量變化
2.3.2 建筑從業人員規模
2.3.3 建筑企業經營狀況
2.3.4 建筑行業數字化程度
2.3.5 智慧企業建設進展
2.4 需求環境
2.4.1 智慧城市建造需求
2.4.2 智慧城市市場規模
2.4.3 智慧城市建設進展
2.4.4 智慧城市建設挑戰
2.4.5 智慧城市發展建議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國智慧工地發展狀況及建設案例分析
3.1 智慧工地總體發展情況
3.1.1 智慧工地發展歷程
3.1.2 智慧工地發展水平
3.1.3 智慧工地應用場景
3.1.4 智慧工地建設層級
3.1.5 智慧工地典型產品
3.1.6 智慧工地產業鏈介紹
3.2 智慧工地市場運行狀況
3.2.1 智慧工地市場規模
3.2.2 智慧工地廠商布局
3.2.3 智慧工地競爭分析
3.2.4 智慧工地功能排名
3.2.5 智慧工地研究進展
3.2.6 智慧工地項目動態
3.2.7 智慧工地融資動態
3.3 智慧工地云平臺建設分析
3.3.1 傳輸系統分析
3.3.2 設備監控系統分析
3.3.3 監測環境系統分析
3.3.4 在線管理系統分析
3.4 智慧工地時空信息平臺建設分析
3.4.1 建設目標
3.4.2 總體架構
3.4.3 關鍵技術路線
3.5 智慧工地典型建設案例分析
3.5.1 重慶約克北郡商業項目
3.5.2 京寧二期項目建設分析
3.5.3 甘肅科學院高技術產業園
3.5.4 深圳灣超級總部C塔項目
3.5.5 廈門新體育中心建設分析
3.5.6 無錫至江陰城軌建設分析
3.6 智慧工地發展面臨的挑戰
3.6.1 智慧工地的關鍵問題
3.6.2 推廣過程存在的問題
3.6.3 實施階段面臨的挑戰
3.6.4 應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3.6.5 應用過程面臨的問題
3.7 智慧工地發展的措施建議
3.7.1 智慧工地建設措施及建議
3.7.2 促進智慧工地推廣的對策
3.7.3 促進智慧工地實施的對策
3.7.4 促進智慧工地應用的對策
3.7.5 構建智慧工地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國智慧工地重點區域發展狀況分析
4.1 北京
4.1.1 智慧工地相關政策
4.1.2 智慧工地建設進展
4.1.3 智慧工地試點項目
4.2 江蘇
4.2.1 智慧工地政策標準
4.2.2 智慧工地建設進展
4.2.3 智慧工地企業布局
4.2.4 智慧工地平臺運行
4.2.5 智慧工地區域建設
4.2.6 智慧工地發展規劃
4.3 山東
4.3.1 智慧工地企業布局
4.3.2 智慧工地醫院項目
4.3.3 青島智慧工地建設
4.3.4 濟南智慧工地建設
4.3.5 龍口智慧工地建設
4.3.6 智慧工地發展規劃
4.4 浙江
4.4.1 智慧工地平臺建設
4.4.2 智慧工地示范項目
4.4.3 溫州智慧工地建設
4.4.4 臺州智慧工地建設
4.4.5 智慧工地建設規劃
4.5 四川
4.5.1 智慧工地政策標準
4.5.2 智慧工地噪聲監管
4.5.3 智慧工地項目建設
4.5.4 智慧工地平臺建設
4.5.5 智慧工地監管新模式
4.5.6 成都智慧工地布局
4.6 河北
4.6.1 智慧工地發展現狀
4.6.2 智慧工地示范工程
4.6.3 5G+智慧工地建設
4.6.4 保定智慧工地建設
4.6.5 邯鄲智慧工地建設
4.6.6 石家莊智慧工地建設
4.7 湖南
4.7.1 智慧工地標準發布
4.7.2 智慧工地建設狀況
4.7.3 智慧工地企業布局
4.7.4 永州智慧工地建設
4.8 福建
4.8.1 智慧工地相關政策
4.8.2 智慧工地試點項目
4.8.3 智慧工地地鐵項目
4.8.4 5G+智慧工地建設
4.8.5 福州智慧工地建設
4.9 其他省市
4.9.1 安徽
4.9.2 吉林
4.9.3 遼寧
4.9.4 陜西
4.9.5 新疆
4.9.6 武漢
第五章 2020-2022年智慧工地系統組成發展狀況分析
5.1 人臉識別系統
5.1.1 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狀況
5.1.2 數字工地應用主要優勢
5.1.3 數字工地應用典型產品
5.1.4 數字工地平臺應用實例
5.2 遠程視頻監控系統
5.2.1 視頻監控行業運行情況
5.2.2 遠程視頻監控應用分析
5.2.3 高速公路建設遠程監控
5.2.4 城市軌道交通遠程監控
5.2.5 內河航道工程遠程監控
5.2.6 油田生產遠程監控分析
5.3 塔吊智能化管理系統
5.3.1 塔吊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5.3.2 智能監控系統應用必要性
5.3.3 典型智能監控系統產品
5.3.4 塔吊應用智能監控系統
5.4 智能噴霧降塵系統
5.4.1 除塵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5.4.2 智慧除塵系統基本概況
5.4.3 礦山應用智能除塵系統
5.4.4 環保檢測與除塵系統聯動
5.5 VR安全培訓系統
5.5.1 VR體驗培訓優勢分析
5.5.2 VR體驗培訓流程分析
5.5.3 智能礦山安全培訓系統
5.6 其他系統組成部分
5.6.1 BIM建造管理系統
5.6.2 材料進場稱重管理系統
5.6.3 深基坑自動化監測系統
第六章 2020-2022年智慧工地應用場景發展分析——安全管理
6.1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分析
6.1.1 安全管理重點政策解讀
6.1.2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背景
6.1.3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價值
6.1.4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關鍵
6.1.5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實踐
6.1.6 施工安全管理SWOT分析
6.1.7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展望
6.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分析
6.2.1 安全管理發展背景
6.2.2 安全管理發展現狀
6.2.3 安全管理面臨挑戰
6.2.4 智慧工地應用優勢
6.2.5 智慧工地應用方式
6.2.6 智慧工地應用實踐
6.3 智慧礦山安全管理分析
6.3.1 礦山安全的基本概念
6.3.2 礦山安全管理發展背景
6.3.3 智慧礦山安全管理內涵
6.3.4 智慧礦山安全管理模型
6.3.5 智慧礦山安全管理體系
6.4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6.4.1 隧道施工安全影響因素
6.4.2 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統結構
6.4.3 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統功能
第七章 2020-2022年智慧工地其他應用場景發展分析
7.1 施工管理
7.1.1 智慧工地應用框架
7.1.2 智慧工地應用現狀
7.1.3 智慧工地應用場景
7.1.4 智慧工地平臺建設
7.1.5 施工管理智能化實踐
7.1.6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7.1.7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7.2 勞務管理
7.2.1 勞務管理發展困境
7.2.2 勞務管理創新發展
7.2.3 勞務實名制管理分析
7.2.4 多維度勞務管理實例
7.2.5 智慧勞務管理系統開發
7.3 機械管理
7.3.1 機械管理關鍵要點
7.3.2 機械管理存在問題
7.3.3 機械管理信息化發展
7.3.4 智慧工地應用形式
7.3.5 起重機智慧監控分析
7.4 物料管理
7.4.1 物料管理的發展困境
7.4.2 智能物料管理功能作用
7.4.3 智能物料管理系統現狀
7.4.4 橋梁工程物料管理創新
7.5 質量管理
7.5.1 智慧工地應用意義
7.5.2 智慧工地應用技術
7.5.3 智慧工地應用實例
7.5.4 智能建筑質量管理
7.6 環境管理
7.6.1 環境管理相關政策
7.6.2 環境管理發展困境
7.6.3 環境管理改革創新
7.6.4 環境監測應用分析
第八章 2020-2022年BIM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展望
8.1 BIM技術背景介紹
8.1.1 BIM技術基本概念
8.1.2 BIM技術使用優勢
8.1.3 BIM技術關鍵領域
8.1.4 BIM行業產業鏈分析
8.2 全球BIM技術發展狀況
8.2.1 全球BIM技術標準體系
8.2.2 全球BIM技術競爭格局
8.2.3 全球BIM領域行業巨頭
8.2.4 Autodesk成功因素分析
8.2.5 全球BIM技術人才培養
8.3 全球BIM技術市場表現
8.3.1 全球BIM技術市場規模
8.3.2 全球BIM技術市場份額
8.3.3 全球BIM技術應用率
8.3.4 全球BIM技術效益分析
8.3.5 全球BIM資本市場反應
8.4 中國BIM技術發展狀況
8.4.1 中國BIM應用發展階段
8.4.2 中國BIM行業市場價值
8.4.3 中國BIM軟件競爭格局
8.4.4 中國BIM專利申請數量
8.4.5 中國企業BIM應用情況
8.4.6 BIM+GIS技術融合發展
8.5 BIM融合信息技術+智慧工地分析
8.5.1 BIM技術+智慧工地應用價值
8.5.2 BIM技術+智慧工地應用場景
8.5.3 BIM技術+智慧工地應用要點
8.5.4 BIM融合信息技術功能對比
8.5.5 BIM融合信息技術應用場景
8.5.6 BIM融合信息技術應用困境
8.5.7 BIM融合信息技術發展建議
8.6 BIM技術發展建議及前景趨勢分析
8.6.1 BIM技術發展限制
8.6.2 BIM技術發展建議
8.6.3 BIM技術發展方向
8.6.4 BIM技術發展趨勢
8.6.5 BIM技術融合趨勢
第九章 2020-2022年智慧工地其他關鍵技術發展分析
9.1 5G技術
9.1.1 5G技術支持政策梳理
9.1.2 5G技術應用領域分析
9.1.3 5G通用場景應用情況
9.1.4 5G在智慧工地中的應用
9.1.5 5G+工程智慧工地建設
9.1.6 5G與MEC聯合發展分析
9.2 物聯網技術
9.2.1 物聯網利好政策盤點
9.2.2 物聯網市場規模變化
9.2.3 物聯網供給需求分析
9.2.4 在智慧工地的關鍵作用
9.2.5 在智慧工地的應用場景
9.3 大數據技術
9.3.1 大數據技術基本介紹
9.3.2 大數據技術市場規模
9.3.3 在智慧工地的應用優勢
9.3.4 在智慧工地的應用場景
9.3.5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瓶頸
9.4 人工智能技術
9.4.1 人工智能市場規模變化
9.4.2 人工智能投資動態分析
9.4.3 人工智能+建筑施工應用
9.4.4 人工智能典型應用案例
9.4.5 人工智能應用局限分析
9.4.6 人工智能應用趨勢分析
9.5 RFID技術
9.5.1 RFID行業支持政策梳理
9.5.2 RFID市場運行狀況分析
9.5.3 RFID+BIM建筑工程應用
9.5.4 RFID+BIM管理系統建設
9.5.5 RFID+BIM發展前景與不足
第十章 2020-2022年智慧工地下工程建設項目轉型升級發展分析
10.1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10.1.1 城軌交通線路發展概況
10.1.2 全國智慧軌道交通概況
10.1.3 智慧工地推動城軌建設
10.1.4 智慧工地公路項目應用
10.1.5 智慧工地地鐵項目應用
10.1.6 智慧工地城軌項目動態
10.2 高速公路項目
10.2.1 高速公路工地的發展現狀
10.2.2 高速公路智慧工地應用優勢
10.2.3 高速公路智慧工地應用方法
10.2.4 高速公路智慧工地框架設計
10.2.5 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實施路徑
10.2.6 高速公路智慧工地企業布局
10.2.7 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區域布局
10.3 航道整治項目
10.3.1 內河航道建設情況分析
10.3.2 航道疏浚監管發展現狀
10.3.3 5G+航道疏浚監管發展
10.3.4 BIM+智慧工地應用分析
10.3.5 航道智慧監管發展動態
10.4 建筑工程項目
10.4.1 建筑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10.4.2 建筑工程管理發展現狀
10.4.3 智慧工地平臺建設分析
10.4.4 智慧工地系統應用分析
10.4.5 智慧工地應用關鍵技術
10.4.6 建筑企業智慧工地布局
10.4.7 智慧工地建筑工程實例
10.5 電網工程項目
10.5.1 電力投資及建設情況
10.5.2 智能電網市場運行分析
10.5.3 電網建設項目管理困境
10.5.4 電網工程智慧工地建設
10.5.5 電網應用智慧工地產品
10.5.6 電網企業智慧工地建設
10.6 油氣管道項目
10.6.1 油氣管道建設情況分析
10.6.2 管道智慧工地應用基礎
10.6.3 管道智慧工地概念模型
10.6.4 管道智慧工地框架構建
10.6.5 管道智慧工地技術構建
10.6.6 智慧工地管道項目動態
10.7 石化工程建設項目
10.7.1 石化行業運行情況
10.7.2 智慧工地應用框架
10.7.3 智慧工地應用挑戰
10.7.4 智慧工地應用動態
10.7.5 智慧工地應用展望
10.8 市政綜合管廊項目
10.8.1 全國綜合管廊建設進展
10.8.2 互聯網+智慧工地應用場景
10.8.3 智慧工地綜合管廊企業布局
10.8.4 智慧工地綜合管廊建設動態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智慧工地及智慧建造關聯發展分析
11.1 智慧建造的相關介紹
11.1.1 智慧建造的基本概念
11.1.2 智慧建造的主要特征
11.1.3 智慧建造的關鍵價值
11.1.4 智慧建造的必要性分析
11.1.5 智慧工地及智慧建造的關系
11.2 智慧建造行業發展情況
11.2.1 智慧建造工作內容
11.2.2 智慧建造流程分析
11.2.3 智慧建造發展階段
11.2.4 智慧建造產業鏈分析
11.2.5 智慧建造SWOT分析
11.3 智慧建造投資模式分析
11.3.1 BIM投資管控模式
11.3.2 聯合投資人模式
11.3.3 PPP+BIM模式
11.4 智慧建造未來發展展望
11.4.1 智慧建造發展趨勢
11.4.2 智慧建造實現路徑
11.4.3 智能建造就業前景
第十二章 2019-2022年中國智慧工地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2.1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企業發展概況
12.1.2 主要業務布局
12.1.3 經營效益分析
12.1.4 業務經營分析
12.1.5 財務狀況分析
12.1.6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1.7 公司發展戰略
12.1.8 未來前景展望
12.2 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2.2.1 企業發展概況
12.2.2 主要業務布局
12.2.3 經營效益分析
12.2.4 業務經營分析
12.2.5 財務狀況分析
12.2.6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2.7 公司發展戰略
12.2.8 未來前景展望
12.3 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
12.3.1 企業發展概況
12.3.2 經營效益分析
12.3.3 業務經營分析
12.3.4 財務狀況分析
12.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3.6 公司發展戰略
12.3.7 未來前景展望
12.4 四川川大智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業發展概況
12.4.2 業務布局動態
12.4.3 經營效益分析
12.4.4 業務經營分析
12.4.5 財務狀況分析
12.4.6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4.7 公司發展戰略
12.4.8 未來前景展望
12.5 江西飛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12.5.1 企業發展概況
12.5.2 經營效益分析
12.5.3 業務經營分析
12.5.4 財務狀況分析
12.5.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5.6 公司發展戰略
12.5.7 未來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3.1 智慧工地發展前景分析
13.1.1 智慧工地行業發展展望
13.1.2 智慧工地管理模式展望
13.1.3 智慧工地未來發展方向
13.1.4 智慧工地發展路徑分析
13.2 智慧工地發展趨勢分析
13.2.1 智慧工地行業發展趨勢
13.2.2 智慧工地協同發展趨勢
13.3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預測分析
13.3.1 2022-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13.3.2 2022-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預測
13.3.3 2022-2026年中國BIM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圖表 智慧工地平臺技術構架
圖表 傳統工地和智慧工地的對比
圖表 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圖表 2017-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 2017-2021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 2022年GDP初步核算數據
圖表 2017-2022年GDP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 2017-2022年GDP環比增長速度
圖表 2017-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 2021-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 2021-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圖表 2021-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到位資金增速
圖表 2021-2022年國房景氣指數
圖表 智慧工地相關政策梳理
圖表 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
圖表 智慧工地現行地方標準
圖表 BIM相關政策梳理
圖表 BIM技術現行地方標準
圖表 2013-2020年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情況
圖表 2012-2021年建筑業從業人數增長情況
圖表 2012-2021按建筑業總產值計算的建筑業勞動生產率及增速
圖表 2021年各地區建筑業從業人數及其增長情況
圖表 2021年各地區建筑業勞動生產率及其增長情況
圖表 2012-2021年建筑業企業數量及增速
圖表 2012-2021年全國建筑業企業利潤總額及增速
圖表 2012-2021年建筑業產值利潤率
圖表 2012-2021年全國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總額、新簽合同額及增速
圖表 2012-2021年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及增速
圖表 2021年全國建筑業企業房屋竣工面積構成
圖表 2012-2021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情況
圖表 2021年智慧企業就緒度指數總體情況
圖表 2021年智慧企業就緒度指數行業維度對比
圖表 2021年智慧企業就緒度指數規模維度對比
圖表 2021年智慧企業就緒度指數地區維度對比
圖表 2021年智慧企業行業分布
圖表 2021年智慧企業案例類型分布
圖表 2021年企業智慧化建設總體進展
圖表 2021年企業智慧化程度分布
圖表 2021年智慧企業數據賦能進展
圖表 2021年企業智慧化覆蓋層級
圖表 2020-2021年企業智慧化覆蓋層級對比
圖表 中國智慧城市相關政策重點內容解讀
圖表 不同經濟規模樣本城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分析
圖表 不同經濟規模樣本城市一級指標發展水平分析
圖表 不同經濟圈智慧城市一級指標發展水平分析
圖表 樣本總體一級指標平均指數
圖表 技術支撐度總體發展指數分析
圖表 服務完備度總體發展指數分析
圖表 資源準備度總體發展指數分析
圖表 應用平臺成熟度總體發展指數分析
圖表 樣本城市各指標內容及平均指數
圖表 智慧工地發展歷程
圖表 重慶智慧工地建設層級
圖表 各地區智慧工地建設層級
圖表 山東省智慧工地建設評價標準推廣項
圖表 智慧工地平臺架構圖
圖表 項目級智慧工地建設部分情況
圖表 邳州市建筑工地智慧監管平臺項目中涉及的項目端智慧工地平臺
圖表 企業級智慧工地建設部分情況
圖表 湖南省級智慧工地政府監管信息系統架構示意
圖表 部分市級、區縣級智慧工地監管平臺項目情況
圖表 友邦安達軟件清單
圖表 友邦安達云服務器清單
圖表 智慧工地行業產業鏈圖
圖表 2020-2025年我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走勢圖
圖表 我國建筑企業智慧工地應用情況圖
圖表 智慧工地行業主要參與公司
圖表 施工階段應用軟件分析
圖表 施工企業常用的3D建模軟件市場份額
圖表 針對“人”這一要素智能工地應具備功能的重要性平均分排名
圖表 針對“料”這一要素智能工地應具備功能的重要性平均分排名
圖表 針對“機”這一要素智能工地應具備功能的重要性平均分排名
圖表 針對“法”這一要素智能工地應具備功能的重要性平均分排名
圖表 房建領域智能工地重要功能TOP10
圖表 2015-2021年智慧工地相關文獻年份及數量統計圖
圖表 各類文獻建筑工地管理智慧化技術應用匯總表
圖表 智慧工地文獻內容所屬模塊分布圖
圖表 智慧工地云平臺系統架構
圖表 智慧工地時空信息平臺總架構
圖表 云平臺虛擬化技術
圖表 時空數據組織
圖表 重慶約克北郡商業項目效果
圖表 門禁系統端考勤
圖表 安全體驗教育
圖表 遠程視頻監控
圖表 能耗監測系統原理
圖表 系統功能架構圖
圖表 基于5G技術的網絡架構圖
圖表 AR實景監控頁面示意圖
圖表 BIM建模對原始設計優化的對比
圖表 智慧工地集成服務商名錄
圖表 青島市數字化項目建設試點(第一批)名單
圖表 青島市智能化工廠試點(第一批)名單
圖表 青島市建筑產業互聯網試點(第一批)名單
圖表 2022年河北省第一批創建智慧工地示范工程名單
圖表 2022年河北省智慧工地示范工程名單
圖表 湖南省“互聯網+智慧工地”架構圖
圖表 企業智慧工地管理內容
圖表 智慧工地總體監管信息流圖
圖表 西安灃東華僑城歡樂海岸一期工程項目重難點
圖表 西安灃東華僑城歡樂海岸一期工程項目組織機構
圖表 西安灃東華僑城歡樂海岸一期工程項目崗位職責
圖表 西安灃東華僑城歡樂海岸一期工程項目應用標準
圖表 2017-2022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統計預測
圖表 2017-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相關企業注冊量統計情況
圖表 安防企業與互聯網巨頭的人臉識別競爭格局
圖表 2017-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統計情況
圖表 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申請人專利量TOP10統計
圖表 人臉識別系統與數字工地智慧安監平臺架構
圖表 遠程監督實施步驟
圖表 監督抽查情況統計
圖表 整體系統網絡架構
圖表 遠程視頻監控統的總體架構圖
圖表 2015-2021年我國塔吊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表 2015-2020年我國塔吊行業實際需求量及增速
圖表 2021年我國塔吊行業相關企業區域分布情況
圖表 我國塔吊行業競爭格局
圖表 噴霧抑塵系統俯視圖
圖表 現場總線構成控制系統
圖表 系統整體架構示意圖
圖表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圖表 平臺技術架構
圖表 工藝仿真步驟分解
圖表 基于BIM•5G技術+的建筑工地主材進場稱重管理系統應用原理圖
圖表 自動化監測系統圖
圖表 2014-2021年全國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與死亡人數統計
圖表 安全管理組織架構圖
圖表 華西集團智能建造管理系統工程指揮中心模塊
圖表 安全管理數智化實施架構
圖表 基于標準的智慧礦山(T-V-S)三維框架結構
圖表 基于標準的智慧礦山(T-V-S)三維框架結構內容解釋
圖表 雙層循環路徑
圖表 智慧礦山安全管理微觀模型
圖表 基于標準的智慧礦山安全管理體系
圖表 系統功能簡介
圖表 系統技術路線
圖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數據庫基本結構圖
圖表 勞務管理架構
圖表 勞務生態圈
圖表 監測管理系統原理圖
圖表 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測構成
圖表 信息約束條件
圖表 庫存信息傳遞路徑
圖表 施工現場材料堆放方式對比
圖表 物料管理流程
圖表 環境監測數據獲取、處理流程
圖表 BIM技術使用優勢
圖表 三維圖形引擎是BIM軟件實現自主可控的重中之重
圖表 國際常用幾何內核舉例
圖表 NBIMS體系架構圖
圖表 CBIMS體系架構圖
圖表 IFC4的技術架構圖
圖表 IFC標準與IDM標準
圖表 IDM的組成架構
圖表 2020年全球BIM行業市占率
圖表 Bentley發展歷程
圖表 Bentley產品及應用場景
圖表 Autodesk發展歷程
圖表 Autodesk功能描述
圖表 Bentley與Revit差異
圖表 Autodesk主要產品及收入占比
圖表 2012-2021年Autodesk收費模式轉型路徑
圖表 國際BIM相關學歷教育情況
圖表 國際BIM相關資格認證情況
圖表 2015-2020年全球建筑信息模型(BIM)行業市場規模
圖表 2014-2020年全球建筑信息模型(BIM)行業區域市場變化
圖表 2011-2020期間英國各年度BIM技術采用情況隨時間的變化圖
圖表 2020年英國BIM技術應用項目及客戶類型調查
圖表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BIM技術應用的項目類型
圖表 2020年英國BIM技術應用價值
圖表 2019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BIM技術應用價值
圖表 2020年BIM技術與新興技術結合提升數據共享能力
圖表 國內建筑信息化發展歷程
圖表 國內外建筑信息化發展曲線
圖表 2016-2020年中國建筑信息模型(BIM)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表 2020年國內主要BIM廠商營業收入
圖表 2020年國內主要BIM廠商歸母凈利潤
圖表 2020年國內主要BIM廠商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
圖表 BIM行業主要廠商情況
圖表 2013-2020年我國BIM專利申請數量情況
圖表 2017-2021年企業BIM應用資金投入情況
圖表 2017-2021年企業項目中BIM應用投入情況
圖表 2017-2021年BIM應用的推進方式
圖表 2017-2021年BIM的發展趨勢情況
圖表 2017-2021年企業開展過的BIM應用情況
圖表 BIM融合不同信息技術實現的功能對比
圖表 BIM各維度對應等級
圖表 BIM正向設計過程
圖表 BIM逆向設計過程
圖表 2016-2022年中國5G行業政策匯總一覽
圖表 2016-2022年中國5G行業政策匯總一覽(續)
圖表 智慧工地中應用痛點較為明顯
圖表 我國船舶制造行業痛點主要集中于船舶分段車間及船塢區域
圖表 礦山發展趨勢
圖表 智能煤礦總體架構
圖表 5G+智能采礦應用發展路徑
圖表 智慧工地能力架構圖
圖表 MEC部署方式
圖表 2018-2021年中國物聯網政策匯總
圖表 2018-2021年中國物聯網政策匯總(續)
圖表 2021-2026年全球物聯網(企業級)支出規模
圖表 2018-2025年全球物聯網終端連接數預測趨勢圖
圖表 2021-2026年中國物聯網支出規模預測
圖表 2020-2025年中國物聯網連接規模及增長率
圖表 2019-2021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
圖表 2021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結構
圖表 2020-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支出預測
圖表 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支出預測(技術)
圖表 2014-2020年歐洲人工智能市場投資情況
圖表 2014-2021年美國人工智能市場投資情況
圖表 日本人工智能部分投融資情況
圖表 我國RFID相關政策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增長情況
圖表 2021年末已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規模
圖表 2021年末各城市已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統計
圖表 2021年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統計
圖表 2021年末已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規模
圖表 智慧工地建設系統總體架構
圖表 智慧工地總體框架
圖表 “疏浚土方5G智慧監管平臺”設計框架
圖表 2012-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建筑業增加值及增速
圖表 2012-2021年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 2012-2021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及增速
圖表 2021年全國各地區建筑業總產值排序
圖表 2020-2021年各地區建筑業總產值增速
圖表 主要建筑企業紛紛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
圖表 風險分級管控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電力自動化市場規模統計
圖表 2009-2020年智能電網投資規模變化
圖表 “十三五”期間中國智能電網各環節建設投資金額統計
圖表 電網基建項目智慧工地建設總體架構
圖表 管道智慧工地概念模型
圖表 管道智慧工地推薦架構設計圖
圖表 焊接智能監管平臺
圖表 智慧工地會議監管系統架構
圖表 線路無人機監管系統架構
圖表 部分試點城市中長期規劃建設綜合管廊里程數
圖表 2016-2020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和新增長度
圖表 2016-2020年縣城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和新增長度
圖表 人類建造發展階段示意圖
圖表 智慧工地和智慧建造的關系
圖表 工程項目流程概覽
圖表 工程建設四個發展階段
圖表 智慧建造產業鏈關系
圖表 傳統工程建造模式與智慧建造模式信息交流方式對比
圖表 智慧建造與開發企業的矛盾之處
圖表 BIM全過程投資控制解決方案
圖表 UIP模式組織架構
圖表 UIP模式下的BIM工作模式
圖表 廣聯達發展歷史
圖表 廣聯達公司主要業務
圖表 單點到打造項企一體化方案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凈利潤及增速
圖表 2021年廣聯達主營業務分行業
圖表 2021年廣聯達主營業務分地區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凈資產收益率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資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 2019-2022年廣聯達運營能力指標
圖表 品茗股份公司發展歷程
圖表 品茗股份公司產品架構及應用領域
圖表 品茗股份智慧工地典型產品及分類
圖表 品茗股份智慧工地云平臺產品
圖表 品茗股份工地大腦產品情況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凈利潤及增速
圖表 2021年品茗股份主營業務分行業
圖表 2021年品茗股份主營業務分地區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凈資產收益率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資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 2019-2022年品茗股份運營能力指標
圖表 ?低暟l展歷程
圖表 2019-2022年?低暱傎Y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 2019-2022年?低暊I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 2019-2022年?低晝衾麧櫦霸鏊
圖表 2021年?低曋鳡I業務分行業
圖表 2021年?低曋鳡I業務分地區
圖表 2019-2022年?低暊I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 2019-2022年?低晝糍Y產收益率
圖表 2019-2022年?低暥唐趦攤芰χ笜
圖表 2019-2022年?低曎Y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 2019-2022年?低曔\營能力指標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凈利潤及增速
圖表 2021年川大智勝主營業務分行業
圖表 2021年川大智勝主營業務分地區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凈資產收益率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資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 2019-2022年川大智勝運營能力指標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凈利潤及增速
圖表 2021年飛達電氣主營業務分行業
圖表 2021年飛達電氣主營業務分地區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凈資產收益率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資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 2019-2022年飛達電氣運營能力指標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預測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BIM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智慧工地是“互聯網+”理念與傳統建設工程領域的深度融合,在傳統的建設領域終端上增設數據采集、管理監控等設備,數據信息通過物聯網、BIM等信息化技術被傳輸至云端,由云端科學的分析數據、智慧預測生產過程,再將綜合計算的結果推送至終端設備、項目管理平臺,實現遠程實時監管施工現場,從而搭建智慧建造的體系。
2020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大力推廣建筑BIM技術,加快應用大數據技術,推動傳感器網絡、低功耗廣域網、5G、邊緣計算、射頻識別及二維碼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工地的集成應用。2021年DB11/T 1946-2021《智慧工地評價標準》(北京市)、DB22/T 5053-2021《智慧工地全景成像測量標準》(吉林。、DB32/T 3972-2021《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智慧工地建設技術要求》(江蘇。┤棙藴拾l布,由此我國與智慧工地相關的現行標準達到6條。
近年來,國家政策加速推進建筑工業化,取得了明顯成效。2012年至2018年,中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始終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9年,市場規模達120.9億元,同比增長22%;2020年底行業市場規模達138.6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4.6%。2021年市場規模達169億元,同增22%。在5G新技術加持下,智慧工地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三章。首先分析了中國智慧工地的基本定義、發展環境及總體發展情況,并分析了中國智慧工地的區域建設情況;然后報告深入分析了智慧工地的系統組成部分,并對智慧工地的應用場景——勞務管理、機械管理、物料管理、質量管理、環境管理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隨后報告介紹了智慧工地的關鍵技術——BIM技術以及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RFID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應用情況,并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轉型升級情況以及智慧工地的關聯行業智慧建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后,報告重點分析了中國智慧工地相關企業的經營情況,并對其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科學的預測。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發改委、住建部、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您或貴單位若想對智慧工地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智慧工地相關產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