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消息,蘋果供應鏈的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在開始發貨的幾周內正削減iPhone 14 Plus產量,重新評估對該機型的需求。
10月19日,蘋果中國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蘋果公司計劃縮減iPhone 14及iPhone 14 Plus產能,但iPhone 14 pro的銷量較為理想,不排除會適當增加其產能。
蘋果此舉與手機市場需求持續減弱有關。市場研究機構科納仕(Canalys)于1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成為自2014年以來表現最糟糕的第三季度,目前來看,到今年第四季度,市場需求仍沒有改善的跡象。
據悉,目前,為了應對市場不景氣,蘋果公司已通知部分中國制造商,調整iPhone 14及iPhone 14 Plus的配件供應方案,減少部分供應量。
第三季度手機市場規模同比下降
蘋果計劃縮減部分產品產能
iPhone 14 Plus是蘋果在今年首次發售的新款手機,于10月7日正式上市開售。原本業內普遍預計蘋果新機需求會十分旺盛,但iPhone 14 Plus與這一系列的基礎版iPhone 14上市后均遇冷。
第三方渠道報價顯示,以上市一周的數據比較,iPhone 14上市一周后價格跌幅在500元-800元之間,而iPhone 14 Plus最低配的型號價格已比首發價便宜1049元,iPhone 14 Plus成為iPhone 14系列四款機型中降價幅度最大的一款。
“由于iPhone 14、iPhone 14 Plus需求明顯低于預期,蘋果將其部分產線轉為生產iPhone 14 Pro與iPhone 14 Pro Max,但基礎款的庫存仍然過多,目前蘋果在收縮產能時,也試圖進一步減少庫存和訂單,預計iPhone 14、iPhone 14 Plus在市面的第三方售價還將有所下滑。”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認為。
iPhone 14 Plus的表現,與其定位有關。“這一型號手機除了尺寸之外,與上一代的iPhone 13標準版相比,整體外觀和硬件上區別不大,相較高端型號創新力偏低,但相較iPhone 13系列性價比又不足,其定位較為尷尬。”智物科技創始人明叔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另外,手機市場整體需求還在持續減弱。市場研究機構科納仕(Canalys)于10月1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遭遇連續三季度下跌,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9%。其中,三星市場份額達到22%位居首位,小米、OPPO和vivo全球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4%、10%和9%。即便如此,三星還是不斷通過開展大力度的促銷活動來減少渠道庫存。蘋果雖然是本季度前五名中唯一一家實現同比正增長的廠商,份額達到了18%,但在第四季度,其或也難抵市場影響。
報告預計,目前來看,到今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上半年,市場需求仍沒有改善的跡象。與去年的旺季相比,預計2022年第四季度的節日銷量表現將較為緩慢但穩定。然而,把即將到來的第四季度視為市場復蘇的真正轉折點還為時過早。
在這一背景下,手機廠商在出貨量和產能上也保持謹慎,整體目標或將進一步調整。此前,蘋果就被傳出已取消今年的新款iPhone增產計劃。而如今,蘋果確認將對iPhone 14 Plus產能進行收縮調整。根據調研機構DIGITIMES Research的最新智能手機數據,蘋果2022年發布的四款iPhone 14機型總出貨量有望達到7800萬-8300萬部,產量將達到8300萬-8800萬部,整體表現弱于2021年發布的iPhone 13系列。
“為應對市場需求放緩,蘋果采取削減銷量不佳的產品產能策略,以保障利潤相對較高的暢銷品的供應,如若市場持續低迷,蘋果新款手機也或將打破常規迎來一輪促銷。”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錫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加大國內供應商引入比例
供應鏈傳遞效應仍在持續
從iPhone 14系列手機供應鏈來看,蘋果對國內供應商的引入力度在加大。據了解,國行版的iPhone 14系列手機中,電池供應商包括惠州德賽、欣旺達等。京東方、藍思科技、立訊精密、信維通信等企業也已進入iPhone供應鏈。
從近年來蘋果供應鏈的變化來看,中國是蘋果最大供應地區,供應商的比重整體處于高位,去年接近48%。今年10月初,蘋果公布的2021財年主要供應商名單中,新增了7家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廠商,有3家是A股上市公司,分別是聞泰科技、中科三環、水晶光電。
“近年里,在果鏈中,國內供應商比例得到提升,但廠商也要防范供應鏈危機,目前來看,蘋果產業鏈穩定性出現波動,帶來的產能縮減、訂單難以把握、交貨期收緊等傳遞效應仍在持續,供應商應在‘穩產保供’方面及時進行戰略性調整,入局多元渠道和供應鏈體系。”周錫冰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