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最后一個月,消費市場的潛力逐步釋放,居民消費作為一個重要衡量指標,也呈現穩步恢復態勢。從數據結果看,前8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其中,汽車消費快速增長,8月份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1%。
站在這樣的時間節點,消費進入“金九銀十”旺季后,內需的恢復也有望進一步加快。國家發改委近日表示,在促進消費方面,目前正加快研究推動出臺政策舉措,以促進消費加快復蘇。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蔡昉看來,2010年之后,我國經濟增長開始減速,此時供給側“三駕馬車”也進行了結構調整,居民消費在其中起到了主驅動力的作用,這表明在中國經濟依靠內需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居民消費將扮演重要角色。
基礎性作用
隨著中秋假期各項消費數據的出爐,市場預期也在慢慢改善。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的測算,2022年中秋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7340.9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86.8億元,旅游收入恢復至2019年的六七成左右,這為后續消費空間的進一步提升打下基礎。
9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前8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由負轉正。“三季度以來,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重點領域消費潛力也逐步釋放,這加速了市場銷售規模的繼續擴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投資、消費、出口成為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雖然市場此前對投資給予了較多關注,但從商務部發布的信息看,2014年至2019年的六年里,消費始終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這種基礎性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表現得更突出,以2020年數據為例,當年中國經濟全年同比增速滑落到2.3%,但仍是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其中消費發揮了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作用。”在數字經濟推動城鄉消費模式創新大會上,蔡昉表示。
這種作用在2021年再次讓消費站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從國民經濟“三駕馬車”貢獻率來看,根據2021年的GDP測算,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這意味著,消費又重新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基于此,業界普遍預測,在8月份各項消費數據由負轉正后,四季度消費的增長潛力也將不斷釋放,這會推動經濟持續復蘇。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國家統計局發布的8月份經濟數據主要指標顯示,我國經濟總體延續了恢復發展態勢,其中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產量快速增長。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落實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和19項接續措施。
消費模式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財政貨幣增量政策支持下,今年前8個月基建也實現強勢擴張,但市場卻持有不同的觀點,來自券商機構的分析認為,四季度基建對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或將有限。
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認為,8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15.4%,較7月加快了3.9個百分點,但受地產投資持續下行的拖累,目前整體的固定投資只略有提升。
“也就是說,基建的增幅被地產的下行抵消了很多,雖然后續在各種政策工具加持下,基建仍有望持續發力,但短期內地產投資恐難有明顯改善,這種局面決定了固定投資大概率只會維持在平均增速之內。”解運亮說。
值此關口,四季度消費的加快恢復成為經濟增長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力量,從市場人士的觀察來看,此時或是消費集中發力的重要節點。
記者了解到,為改善市場預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多次聚焦“消費”議題,并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目前圍繞國務院的部署,多地已經密集出臺了新一輪穩增長、促消費政策,從而全方位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在河南省出臺的《河南省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實施方案》中,其明確表示,將積極運用各級政府資金發放多領域線上線下消費券,通過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發揮消費券“乘數效應”,推動消費市場加快復蘇。統計顯示,河南全省今年累計舉辦促消費活動超過400場次,發放消費券5.4億元,帶動消費137.5億元,其中汽車消費超過70%。
在浙江,今年上半年權重商品拉動明顯,其中6月當月汽車消費增長31.5%,新能源汽車銷售額增長2倍,二手車銷售額增長22.51%,7月份汽車零售增長22.6%。
與此同時,浙江升級類消費市場也在加快回暖。統計顯示,6月份全省限額以上單位計算機增長近5倍,可穿戴智能設備增長53.61%,金銀珠寶增長19.35%,化妝品類增長17.09%,7月份全省限額以上單位煙酒、金銀珠寶、書報雜志、家電音像、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分別增長9.0%、30.0%、17.6%、19.0%和12.0%,比上月分別加快9.2、10.6、7.0、13.5和5.4個百分點。
對市場而言,消費是投資和生產的最終目的,也是真正的需求;谶@個原因,消費數據也深受市場各方的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昊認為,今年以來,盡管受到疫情沖擊,但很多城市的消費增長勢頭依然很好,其中數字經濟發揮了巨大作用。
調查顯示,在提升供給方面,疫情發生的三年里,數字經濟大大促進了消費產品的優化和提升。不僅如此,人們的消費方式也隨著數字經濟的加持,逐漸從線下轉為線上,一系列新消費場景的營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消費需求的提升。
在張昊看來,目前數字經濟的參與主體也更加豐富,這意味著,未來要構建數字生態圈必須打通企業、用戶和政府等主體之間的鏈接。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并促使消費成為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的第一拉動力。